时间:2023-06-03 09:50:14 | 浏览:108
中国经济周刊—经济网讯 近日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公布。文件指出,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,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,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,稳住农业基本盘、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确保农业稳产增产、农民稳步增收、农村稳定安宁。
湖南崀山·八角寨鲸鱼闹海
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、国家5A级景区湖南崀山,以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为抓手,积极践行“百里脐橙连崀山”发展理念,全力推进旅游和农业融合发展,借助崀山旅游优势推进乡村振兴,再次奏响了乡村振兴“景区带村”协奏曲。
崀山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、国家5A级景区,它是典型的丹霞峰丛、峰林地貌景观,也是丹霞地貌中丰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,具有极高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。景区内雄伟壮观的方山台寨,拔地而起的石柱石墙,陡峭险峻的赤壁丹崖,狭长曲折的石巷石槽,形态逼真的象形景观,清澈见底的夫夷江水共同绘就了一幅美轮美奂的自然山水画卷,让人流连忘返。特别是其中的“天下第一巷”、“鲸鱼闹海”、将军石、骆驼峰、天生桥、辣椒峰等“崀山六绝”景观更被誉为世界奇观,被中国丹霞地貌学创始人、中科院院士陈国达先生誉为“国之瑰宝、丹霞之魂”。
湖南崀山·辣椒峰景观
近年来,湖南新宁县大力实施“旅游立县、生态优先、产业互融、民生为本”发展战略,连续5年举办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,开展“崀山风”文化建设工程、潇湘100国际越野赛和湖南省体育旅游节等系列活动,“岩鹰拳”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中龙院、李氏宗祠及刘长佑墓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;西村坊、宛旦平故居、放生阁等完成修缮,满师傅生态文化产业园、宛旦平烈士故居、刘氏宗祠、风神洞——天坑景区晋升3A级景区。崀山镇列入湖南省十大文旅特色小镇,石田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。同时,注重依托自然资源优势,深入挖掘文化内涵,打好“楚勇文化、脐橙文化、民族文化、农耕文化、饮食文化”“五张牌”,着力振兴乡村文化,留住乡愁,全县年接待游客、旅游总收入最高分别达到862万人次、80亿元。
湖南崀山·夫夷江漂流
“有崀山这块金字招牌,崀山旅游发展前景广阔,我们这些做旅游企业的也大有奔头。我创办的酒庄民宿和生态园,不仅吸引了许多游客生意红红火火,还带动了200多位乡亲就业。”新宁县崀山镇戴先生酒庄总经理戴顺友说起自己的“创业经”,话语间透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致富喜悦。
崀山景区推出的购门票送脐橙活动
崀山恒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倪明明介绍道,崀山景区将大力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,推动景区旅游品质全面升级,持续擦亮5A级景区金字招牌,助力乡村振兴。
脐橙节开园式
崀山所在的新宁县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脐橙种植产地。崀山脐橙,饱满细腻、清香浓甜、品质上乘,已成为当地老百姓重要的增收致富产品。每逢金秋时节,脐橙挂满枝头,绵延数百里,饱含着老百姓的丰收喜悦,与美丽的崀山相连,形成一道美景与美食相映成趣、丹霞和橙黄交相辉映的独特风景线。
近年来,新宁县认真贯彻“百里脐橙连崀山”发展理念,把脐橙作为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,脐橙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不足20万亩发展到2021年的50万亩,年产量达70万吨、产值50亿元,8.37万名贫困人口因脐橙产业稳定脱贫。2022年,县委、县政府力推实施“产业富民”战略,提出旅游主导、三产融合、多元共生的产业名片。突出“旅游+”产业融合发展,横向拓展和纵深延长产业链条。
2020年“百里脐橙连崀山”脐橙文化旅游节开幕式
“我们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脐橙,吃‘脐橙饭’、穿‘脐橙衣’、住‘脐橙房’、上‘脐橙学’,脐橙的海洋就是我们农民的银行。”新宁县黄龙镇三星村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国优质脐橙基地,村支书陈忠禄说起种植脐橙就眉飞色舞。他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,带领村民们一同开荒地,共种植近脐橙5600亩,村里人均纯收入达到了每年12000元。
“桂林山水甲天下,崀山山水赛桂林”。湖南新宁县委书记表示,随着 “旅游立县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新宁旅游必将厚积薄发,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,全面落实“百里脐橙连崀山”发展理念,努力打造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,让崀山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,谱写一曲乡村振兴辉煌乐章。”(张希敏 蒋世民)
考察团在东兰县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(列宁岩)考察5月30日至6月1日,“海外侨界代表人士广西河池乡村振兴考察活动”在河池市举行,来自美国、英国、意大利等14个国家的20多位侨界代表人士组成考察团实地考察“十三五”脱贫攻坚主战场河池市,共同
中国经济周刊—经济网讯 近日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公布。文件指出,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,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,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,稳住农业基本盘、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接续全面推进
夏末秋至,记者走进沙里瑶族乡那仰村牛蛙养殖基地,一畦畦覆盖着黑色纱网的水池映入眼帘,池里传来的蛙声此起彼伏,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2021年,那仰村立足区位交通便利和独特自然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选准产业项目,积极在外招商引资,成功引进福建厦门蛙
农村稳则天下安,农业兴则基础牢,农民富则国家盛。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。不久前出台的2018年中央1号文件,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,再次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。近年来,梅县区紧扣“构建一区两带六组团格局,
来源:人民网-湖南频道田野里机耕道纵横交错、脐橙园“橙道”蜿蜒起伏,院落里村道平坦洁净,这“三道”给湖南省新宁县崀山镇窑市村绘就了一幅唯美画卷。“窑市村太美了,尤其是行走在‘橙道’上,犹如踏入世外桃园,别有一番风味。”8月21日,周末带着家
红网时刻新闻10月21日讯(通讯员 唐仲友 刘雨婷 廖芷谊)“唐书记,第一批虾子已出栏,卖了3.5万元,试养终于成功了!”今年,宁远县水市镇天堂山村8组村民蒋玉香放弃了东莞的高薪工作,毅然回乡创业,办起了基围虾养殖业,今年3月中旬开始虾苗下
“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,是乡村振兴实施与推进的重要路径。”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(中央电化教育馆)副主任杨非说。4月23日,一百余名优秀乡村教师齐聚银川,他们来自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河北和新疆9个省份,他们接受了E
央广网西安11月23日消息(见习记者侯凯奇)“猕猴桃产业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主导产业,成了乡亲们致富的源头,生活越来越幸福。”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周一村的一处猕猴桃包装厂房里,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驻周一村第一书记史立业告诉记者。周至当地村民正在
5月4日,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,广州市社科社团党委、广州市有声阅读促进会、暨南大学声海工作室承办的“美丽乡村·青年说”音视频传播展示活动正式拉开序幕。首批普粤双语音频专题将陆续上线云听App、粤听App、花城FM、荔枝App、TT语音、华人头
站在2022岁末,看2023年,企业家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,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政策,对未来中国经济有何期待?新京报贝壳财经邀请百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,以问卷方式完成对新一年的思考,共探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。贝壳财经约访途牛旅游网CE
夫夷水奔腾,清风扑面。初夏时节,走进新宁县崀山镇窑市村,脐橙花盛开,迎风吐蕊,廉入四方,清廉标语十分醒目。该镇纪委负责人介绍,打造“守正创新、求真务实”清廉乡镇建设品牌,稳稳抓住传统农业、特色产业、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这四条主线,集中建设14
【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】【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】金川区电商创业园打造数字引擎 助力乡村振兴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推进乡村振兴,数字技术是重要抓手。近年来,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,
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2021年以来,博罗县按照“美线强点、连点成片、以片带面”的发展思路,以“五大振兴”为核心,率先开展“三变改革”工程,结合五大合作社,推动“环罗浮山”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,以“三变改革”助力打造全省“可看、可学、可推广”的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“百转千盘下翠微,梯田足水自然肥。棱棱石子偏当路,不放林阴六辔飞。”清代诗人陈宝琛的这首短短的七言绝句,却道出了梯田的风光之美和沿途的山路难行。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,就有一片连绵似锦、错落有致
2021年以来,广西阳朔县阳朔镇以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克服新冠疫情和经济下滑压力影响,通过精心组织、科学谋划、狠抓落实,形成了“红色引领生动力、绿色发展增活力、特色项目添魅力”发展大势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,助力